乘风破浪 积极创新 福州华侨中学化学组公开周报道
2022年5月26日-27日,福州华侨中学化学组开展市级公开课,初中组郭竑老师开展主题为《基于大思政融入智慧课堂促进高阶思维能力发展的教学研究》,课题为《探寻化学变化的奥秘》;高中组高碧风老师开展主题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化学主题式复习实践》,课题为《补铁剂中铁元素的检验 ——应用配合物进行物质检验。
在“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为探讨中考有效复习策略, 提高初三毕业班教学质量。奇台县教育局教研室与福建省福州华侨中学,因地制宜实施战略合作,共同开展榕、奇两地中考化学复习教学研讨大教研活动,通过研讨活动寻求教育教学的新思路。
奇台二中院晓梅老师《探索化学用语的奥秘》与福州华侨中学郭竑老师《探寻化学变化的奥秘》两节课采用现代信息技术两地直播,课后两地教师积极互动交流开展听评课活动,通过研讨活动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奇台县第四中学副校长,瞿江月老师对福州华侨中学郭竑老师的《探寻化学变化的奥秘》做出高度评价。第一,具有完整的知识结构系统,建构宏微符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二,结合新课标,突显科学思维和形成化学观念,形成问题解决的能力化学问题。课堂上基于实验事实进行证据推理,应用多种的教学方法,高效的复习策略,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第三,通过两地的交流学习,收获丰富,教师要不断的精进业务才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综合能力的培养,最后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样的跨地域的交流研讨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奇台县第六中学化学教研组长,汪建军老师认为福州华侨中学郭竑老师的《探寻化学变化的奥秘》课堂设计新颖,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从复习点出发,结合实验操作、模型搭建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记忆。师生互动强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气氛活跃。
福州市仓山区教师进修校化学教研员,陈凤新老师对两位老师做出高度评级,两位老师主题思路新课,探索化学变化的奥秘,以合理的教学设计清晰流畅的课堂教学渗透在整个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搭建起两地探讨如何在中考前复习的交流平台。两节课知识连贯相辅相成,方向主题清晰。两节复习模式新型,适合学生认知规律,改变传统复习模式,课堂上将核心知识思虑方法重要的学习态度以及重要的实验探究活动在课堂上呈现出来,更加高效以学生为本落实核心素养,符合现阶段教育教学理念。从微观宏观符号之间的内在联系,课堂上新旧知识串连清晰,教学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达成教学目标,定位清晰脉络分明,符合中考复习策略。
福州教育研究院化学教研员,姜淼老师指出两位老师用心的将复习课进行优化设计,达成复习课的目标在于理解巩固化学知识,对已有知识的梳理归类形成系统的有结构的知识体系,理解知识的内在规律,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目的。两位老师根据内容多层次多角度出发,加强知识的技能的综合应用,形成知识链,综合能力强形成良好的微粒观元素观落实核心素养。两位老师都体现宏微符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古代资料和现代信息使学生认识化学知识与自然中的实际问题之间的关系,落实了化学学科的思想观念,提高了学生通过学习化学认识到化学学科对于社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贡献。
郭竑老师的《探寻化学变化的奥秘》,创新的实验器材让人眼前一亮,紧密联系冬奥会火炬,通过点燃火炬导入新课。整节复习课学生参与面广,学习积极性高,课堂互动精彩,并且能够机智的解决学生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高碧风老师的《补铁剂中铁元素的检验 ——应用配合物进行物质检验,通过“小华和小华妈妈的需求”为任务情境线;以“补铁剂中铁元素的更优检验方法”为知识进阶线;以“建构模型和科学探究”为素养发展线。“三线合一”指向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化学问题,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的学习目的。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情况、学科特色以及现代信息技术融合的授课模式,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反馈积极。本节课设计新型,获得听课老师的高度评价。
福州华侨中学化学主市级公开课圆满结束,本次市级公开课亮点突出,既符合学科特色有极具吸引力,紧密联系生活融合智慧课题的授课技术。通过直播的形式,能够解决地域的问题又能回看,有效的促进跨区域的教学研究,促进我校化学学科的发展。
福州华侨中学 化学组